北京的冬季

这个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,任何人任何事都是这样,即使你不想改变,也会有事情推动你改变,当然如果你能知道方向,自己有更好的方式去适应那是最好不过了。

冬天给人的感觉落寞萧条很多,这个冬天变化尤甚,入冬不就北京的一场火灾上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,一场悲剧开始,有了后续更多的运动。

这场火灾是发生在自建公寓,这种公寓我住过,应该说住过很长一段时间,每个自建公寓都有很多住户,首先就是便宜,其次如果你是一个家庭这可以让你整家都有独立空间,然后其还有灵活的押一付一、有独卫、有厨房,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这种公寓从来都不缺客源,算是一种普通打工者宜居的地方了。从刚开始实习,住过几天床位那种的,很长一段时间都与之陪伴,还好的是我住的还都算是正规的公寓,找房子的时候也会考虑,是否有很好的空间可以逃生,是否有窗户有通道楼层不高可以跳楼,但是这个悲剧的公寓就不是了,仓储+商场+住宿,这次是仓储出问题,浓烟立刻让所有人无处可逃,有孩童,有老人,还有为了赚差价而搬到此处的北京人,总之就是劳苦大众,随后是整治的开始,记得那时候陪姑签完合同路过了十八里店,那里开始清理人口,全村拉上了警戒线,然后只准出不准进,碰到一个残疾人穿着60年代的蓝大衣,被拦在警戒线外,对峙了一会然后离开,整个脸色浮现出绝望的表情。其实整治,将其改为更安全的居住场所没有问题,但是如何能更好的过渡过去呢?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如果让我来执行我能保证如何更高效、更快速的解决这些隐患么?像学校限功率?电动车充电限场所?清理消防通道?增加灭火装置?检查消防设施?总之清理人口这种词还是少提,伤人心。

另一个事情是北京的形象工程,拆楼宇宣传牌,一个口号喊出来,每个字都认识但是都必须解释一下才知道大概的工程,现在貌似停了呢,但是有看到好多被拆了招牌的楼宇,有些楼顶直接被拆,少了一些地标;有的侧面被拆,秃留下之前字迹的痕迹;有些标志性商铺拆了,少了很多广告效果;很多路边商铺改造成黄底白字招牌,极其难看。一个城市该如何改造,是否应该一起共同制造个条款遵守呢?包括很多工作上的事情,协商一下看起来会更好一些。或者说只要不冷不丁的就还好接受,另外一定要解释清楚要做的是什么事情,做他效果如何,能带来什么好处。

最近几天很冷,很多事情也让人感觉不太宜居,折叠空间的我们,很可能就是第三空间,或者说要从第三空间升级到第二空间,但是还没有那么稳定,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赶巧就又被划为第三空间,因为不确定因素,所以才努力的去打拼,努力的奋斗。胡思乱想之中,多思考一些吧!中间利弊权衡,学会沟通,杜绝懈怠同时杜绝偏激,希望自己会结合生活工作有所感悟,择其优而学之。
[player]

0条留言